?
距离2021年职称申报结果出炉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,多少人期盼着揭榜的那一天到来。2022年的进度条推进了将近二分之一,今年您开始准备申报职称了吗?
?
?
在职称申报咨询辅导的过程中,我听到了一些职称申报人懊悔的声音。
?
·?我工作二十几年了,当年可以直接报中级。如今若过了助理,还得等四年才可以申报中级!
?
·?眼看要截止申报了,手上工作忙忙忙,突然发现很多资料未准备好!
?
·?以为只是填简单的几份表,看着好像都懂,填的时候才发现哪都不对劲,不知道怎样下手!
?
·?在截止日期前熬更守夜,提交时缺这少那,一改再改,改到没脾气了!
?
……
?
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声音呢?主要因素有两个,一是外因——近年来职称制度持续深化改革,二是内因——自身准备工作不充分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规避这两大因素的影响。
?
?
?
职称申报体系深化变革,
申报者须适应调整?
?
01? 继续教育学时增加
?
看一组关于继续教育学时改革的数据,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建设,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,2021年继续教育学时比2020年初增长了25%。因此,申报者应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。
?
表1.? 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任务要求
?
?
?
02? 受理时间、资历年限、业绩时效调整
?
2021年职称评审对受理时间、资历年限、业绩时效进行改革调整。
想当年,这可是充满惊喜的通知,原本未来得及上车的,突然多了难能可贵的半年。
?
?
03? ?职称评审要逐级申报
?
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是2019年广东省职称评审逐级申报要求的提出。在过往,很多人满足一定工作年限就可以直接申报中级或高级。但改革后,无论工作多少年,只要没有与学历相对应的初级别职称,都要求先获得初级别职称,再逐级晋升。
?
之前想直接报中级的,现在就只能从初级开始申报起。这落差,就好比坐过山车突然下落。参加工作十几年了,现在申报拿到的职称跟职场新生代是同等级的,除了锤自己心头肉,痛恨自己观望太久,也别无它法了。为了把握机会,申报者的职称晋升规划是必不可少的。
?
表2.? 现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学历、资历条件
?
?
?
申报材料任务多周期长,
申报者应提前安排?
?
以职称评审为例,除了上文提到的学历资历、继续教育,还要根据所申报专业的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要求,准备专业工作经历材料、业绩成果材料及论文著作。
?
乍一看,东西不多,小菜一碟,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——职称评审可以当一个短则一年、长则四五年的项目来运作,提前准备很重要。
?
?
01?专业工作经历、业绩成果要有完整的、充分的证据链材料
?
业绩成果最佳是有能闭环的证明材料。过往有些申报者提供的工作经历佐证材料,通篇见不着与申报者的联系;或者是业绩成果材料获奖结果和专利证书没下来,虽然材料准备了很多,但是有效的不见得几份。
?
要知道,这可是需要证明自身技术水平的职称评审,是竞争性的评审。建议大家在准备材料时都“卷”起来,以高标准来准备。
?
?
02? 论文著作要在正规渠道及时发表
?
论文发表内容须具备实践指导意义,提出新理论、新观点或新方法。发表载体须有符合规定的书号或刊号,须经历投稿、审稿、排版轮次的各个阶段。
?
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《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》的通知,文件里面对期刊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、学术引领能力、出版服务能力都提出了要求。由此可预见,未来论文在发表时的审核把关,将会越来越严格。提前安排,可以让自己的准备更加从容。
?
?
03? 材料填报要重质重细节
?
当所有材料都准备齐全的情况下,申报者还需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。规范填写的要点都可以单独讲一小时,那也是技术活。这又何尝不是对工程技术人员材料编辑、整合能力的考验?
?
?
?
?
也许看到这里有人会有疑问,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获得职称呢?除去各地对获得职称人才的补贴政策、奖励政策,我们不可否认:对自身而言,职称证书是目前国家认可的、直接体现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有力证件;在工程行业里,用人单位也会优先录用已有职称的人才;在某些项目里,对负责人更是有职称水平的强制性要求。
?
?
每年争取获得职称的人数在逐步增加,为了更加完善职称制度和促进人才发展,相应的深化政策将势不可挡。申报难度增加,申报人数逐年递增,通过率逐年递减。别再等到哪一天改革懊恼自己没来得及申报。别再等到某个机会来临的时候,才懊恼自己缺失了职称这块敲门砖。所以,事不宜迟,马上准备申报职称吧!
?
?
?
?
如果您想评职称
欢迎扫码填写问卷
专业人士为您评估职称
?
?
?
本文章的版权归本网站所有。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授权使用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科创逮鲤人”。